鼓樓紅色地圖打卡活動-通知6.26.doc
鼓樓區“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系列活動
暑期雛鷹假日小隊紅色地圖打卡活動通知
鼓樓區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為了更好的守護這些具有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意義的“源頭活水”,進一步實施思想引領行動,加大鼓樓區婦女兒童紅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陣地建設力度,引導鼓樓區婦女兒童愛我南京、愛我鼓樓。并過追憶南京近現代風云變化,引導兒童及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刻苦學習、發奮成才。鼓樓區婦聯聯合區委組織部(黨史辦)、宣傳部、區關工委、團區委、教育局、文旅局一起挖掘區內特有的紅色和愛國主義文化資源,特于2019年暑期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紅色地圖打卡活動。
一、打卡活動時間: 2019年7月5日-8月20日
二、活動地點:鼓樓區紅色文化景點
三、活動對象:鼓樓區優秀少先隊員、鼓樓區市中小學生及家庭成員
四、紅色地圖打卡路線
線路一:下關歷史陳列館(愛)→渡江勝利紀念館(鼓)→八路軍駐京辦事處舊址(樓)
線路二:(拉貝故居愛)→張聞天陳列館(鼓)→南京國防園(樓)
五、活動參與方式
1、至紅色地圖上標示的景點打卡集印章(7月5日—8月20日):
參加紅色地圖打卡者,可以在6個打卡站點任意站點檢票處領取打卡地圖,每到一個站點可以與工作人員說明參加鼓樓區婦聯“紅色地圖打卡”活動,工作人員為打卡者蓋上站點印章,直到集齊“愛鼓樓”三個印章。
6個站點中至少打卡3個,并集齊“愛”“鼓”“樓”三個印章才算完成打卡任務,獲得榮譽證書并參與抽獎環節。完成全部6個站點打卡可有機會額外獲得一份精美禮品。
2、打卡成果信息發送方法
8月20日之前掃碼打卡地圖背面微信二維碼,加工作人員(小鹿姐姐)為微信好友,將集好印章的地圖卡片拍照+孩子與該打卡站點的合影照片(每個站點不少于一張,突出孩子笑臉及站點特色背景)發送至工作人員進行登記。
3、工作人員進行統計,8月20日-8月30日進行名單統計,抽獎,公布獲獎名單,安排獎品發放
4、參加作品征稿活動收獲更多驚喜
參加紅色地圖打卡活動過程中,鼓勵孩子及家長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形成繪畫或文字作品(詩歌、散文、議論文等文體不限,字數控制在800以內),通過微信發送工作人員,參與“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系列活動”有獎征稿,優秀作品可在“南京鼓樓婦聯”公眾號上發布,并于10月進行作品評比及頒獎典禮,頒發獲獎證書。
六、獎項設置及領取方式
一等獎1名,獎價值1000元的禮品一份
二等獎2名,獎價值600元的禮品一份
三等獎3名,獎價值300元的禮品一份
參與獎40名(完成6個站點打卡任務),獎精美圖書一份
以上獎項將由工作人員后臺登記符合要求的參與者名單后,統一由婦聯領導抽取,獲獎名單將于“南京鼓樓婦聯”及“一鹿童心”微信公眾號上公布。
至少完成3個站點打卡任務,并集齊“愛”“鼓”“樓”三個印章,可獲得由鼓樓區婦聯、團委共同加蓋公章的榮譽證書一份。證書領取可與工作人員(小鹿姐姐)聯系,于9月13日前,前往漢口路52-2號青島路社區3樓 一鹿同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領取。
活動聯系人:小鹿姐姐13851562230
南京鼓樓婦聯公眾號 小鹿姐姐微信
v明信片樣式參考:
七、紅色地圖打卡站點介紹
站點一:南京下關歷史陳列館 獲得印章“愛”
陳列館建于1 9 5 4 年、位于南京市大馬路2 1 號的下關碼頭候船廳臨江而建,紅柱綠梁,灰墻拱門,如今這座下關老碼頭候船廳已經化上了新妝,三層的樓房外墻修葺一新,古色古香不失大氣。通體以古樸的暗色調為主,和六根從二樓延伸到一樓的大紅色柱子形成感觀上的強烈對比。進入大門,展廳的大理石地磚上篆刻著古往今來不同歷史時期下關擁有的名字。背對著滔滔長江,輕喃著古老的名稱,仿佛親踏在歷史長河之上,容身于下關記憶之中。
開放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
站點二:渡江勝利紀念館 獲得印章“鼓”
為慶祝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2009年4月23日,異地新建的渡江勝利紀念館正式落成。紀念館由鄧小平同志題寫。紀念館由主展館、下沉式廣場以及勝利紀念廣場構成。主館區使用仿木結構的外立面,做成“木船”形狀,寓意“駛向勝利之船”。館前廣場矗立“五前委”群雕。廣場“千帆競渡”群雕,寓意百萬雄師過大江。渡江勝利紀念館是全國首批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1997年,被江蘇省委宣傳部公布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點:鼓樓區渡江路1號
公交線路:91路;133路;12路;18路;32路;39路;53路;57路;143路;302路;307路;510路
開放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
站點三:八路軍駐京辦事處舊址 獲得印章“樓”
八路軍駐京辦事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國民黨統治區設立的第一個公開辦事機構,1937年8月建立,同年12月撤往武漢,期間,在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支持黨和軍隊建設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2年3月,八路軍駐京辦事處舊址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0月,八路軍駐京辦事處紀念館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
地點:青云巷41號(原傅厚崗66號)
公交線路:52路;95路;552路;16路;31路;34路;67路;100路;551路
地鐵線路:地鐵一號線玄武門站/鼓樓站;地鐵四號線鼓樓站
開放時間:上午8:00 - 11:15 下午 13:30 - 17:15,周一、周二閉館
站點四:拉貝故居紀念館 獲得印章“愛”
拉貝故居位于南京市鼓樓區小粉橋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南園,是南京國際安全區主席約翰·拉貝的故居,是一座德式小洋樓,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1937年8月,日本飛機開始對南京狂轟爛炸,拉貝從避暑的北戴河趕回南京,親自設計了位于他庭院內的救濟難民的防空洞,隨后帶領大家對8月份初建的防空洞進行改造加固。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淪陷了。大批中國人涌向安全區,安全區內設了25個難民收容所。拉貝的住宅小粉橋1號是其中之一,被稱為“西門子難民收容所”,難民最多時這里收留了630多人。同時他還將當時的情景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日記長達2400多頁,真實記錄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暴行。
地點:南京市鼓樓區廣州路小粉橋1號
公交線路:乘坐6路、48路、65路、91路、532路、Y6、乘坐1路、16路、25路、33路、Y1路、Y16
地鐵線路:地鐵一號線珠江路站
開放時間:9:00-16:30,周六、周日閉館
站點五:張聞天陳列館 獲得印章“鼓”
張聞天陳列館位于鼓樓區河海大學校園內,全面展現了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張聞天同志的 崇高精神和革命風范。1917 年至 1919 年,張聞天求學于河 海工程專門學校,這里成為其偉大一生的光輝起點。
開放時間:9:00-16:30
站點六:南京國防園 獲得印章“樓”
南京國防園是昔日的軍事重地,如今已成為南京市著名的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始建于一九九二年八月,總占地300畝。門樓上五個鍍金大字是江澤民總書記在建園前專門為公園題寫的園名。
雙擁模范城紀念碑,是南京市1993、1994、1997三年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后,收集了鄧小平同志的手跡專門鑄成的。石塑的兩手緊握,象征軍民攜手并進;她像一個嘴巴,象征軍民唇齒相依。
開放時間:8:30-17:00,周一閉館